
毕节是珠江发源地,广州是珠江入海口,共饮一江水,穗毕情谊长。
结合毕节所需,衔接广州所长。广州认真落实粤黔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部署要求,加强两市发展战略、产业科技和市场供需对接,高水平推进共建产业园建设,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抓好消费协作、文旅协作、劳务协作,持续加力教育医疗社会帮扶,不断提升对口协作质效,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谱写新时代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9月6日至9日,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率市党政代表团赴贵州毕节市、安顺市、黔南州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并看望慰问广州援黔干部代表。南方日报、南方+特推出穗毕同心系列报道,讲好两地合作佳话。

山海衔接新章:穗毕协作重塑乌蒙发展基因
八年间,广州倾力相助,毕节7个贫困县相继摘帽,1981个贫困村整体出列永华配资,130万贫困人口告别深山。这场山海之约,已悄然超越单纯帮扶,升华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度实践。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始终肩负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使命。值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广州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着力构建常态化东西部协作机制,推动穗毕协作迈向更高水平,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篇章。
攻关“种业芯片”,助贵州百年贡茶香飘湾区|穗毕同心①
盛夏时节,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的古茶园焕发蓬勃生机。2025年,随着广州市天河区72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注入,七星关区茶场土壤改造、提质和重点宣传推广,力促产业链迭代升级,这片承载百年贡茶荣耀的土地正经历一场从“小散弱”到“集聚强”的深刻变革。
贵州黔西肉牛借广州力冲刺致富“牛路子”|穗毕同心②
走进黔西市大关镇七里村标准化牛舍,500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咀嚼着全混合饲料。黔西市是贵州省辖县级市,由毕节市代管。近年来,黔西立足区域实际,借力穗毕东西部协作,果断把黄牛养殖产业作为全县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持续强化良种选育、政策支持、模式创新,带领农村群众硬生生地在石头缝里走出了一条富民大道。
番禺携手贵州赫章打造融合振兴路永华配资,乌蒙腹地蝶变和美乡村|穗毕同心③
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这个地处乌蒙高原腹地,平均海拔2300多米的经济结构单一村,在东西部协作东风吹拂下焕发新生。
赫章县海雀村是毕节试验区发祥地、“时代楷模”文朝荣的故乡。但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高效利用不够充分,精神财富尚未转化为发展动能。广州市番禺区携手赫章县,打造出一条“环境提升+干部培训+乡村振兴”的融合振兴路。
山货出山入海,天河大方协作深耕农业特色产业┃穗毕同心④
盛夏时节,贵州省大方县对江镇皱椒种植基地满目火红。通过科学种植,基地亩产量从3000斤跃升至5000斤,亩产值突破2万元。这一变化源自广州市天河区与大方县的东西部协作——2022至2025年累计投入协作资金6613万元,精准助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月均收入超6000元,广州助贵州威宁铺就稳岗增收路|穗毕同心⑤
贵州毕节威宁,今年该县有组织向广东输送务工人员已突破4000人。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威宁创新构建“四维深耕”劳务协作模式,投入协作资金1010.09万元,打造出稳岗增收新样板。
威宁自治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建设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基础、两个市场为支撑、三个基地为依托、一网到村服务平台为抓手的“1231”服务体系,织牢就业服务一张网。今年累计开展各类招聘会115场、易地搬迁点专场10场,推送就业岗位7万余个,覆盖群众4.8万人次。
“荷叶上的村庄”宜居也宜游,增城携手贵州织金打造农旅融合样板┃穗毕同心⑥
盛夏的龙潭社区,500亩荷花竞放,游客沿着观光步道赏景拍照。这个被称作“荷叶上的村庄”的黔西北村落,如今成为粤黔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2021年以来,广州市增城区携手织金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62万元,实施10个帮扶项目,推动三甲街道龙潭社区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蝶变。
南方+记者 柳时强
通讯员 牛宇飞永华配资
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